庆云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:废弃盐碱地变身扶贫综合体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。在山东省庆云县,一种名为“光伏+鱼塘”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,将废弃的盐碱地转变为扶贫综合体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。
庆云县地处鲁北平原,土地资源丰富,但受盐碱地影响,长期以来农业发展受限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庆云县积极探索土地综合利用新模式,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打造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。
在庆云县某光伏发电项目中,记者看到,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,宛如巨大的“绿色屋顶”。光伏板下面则是鱼塘,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弋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据了解,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,实现了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的双赢。
“光伏板下面养鱼,光伏发电产生的热量还能促进鱼的生长,一举两得。”庆云县某项目负责人介绍道。光伏发电产生的电力不仅可以满足鱼塘的日常用电需求,还能将多余的电力并网销售,为当地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。
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在庆云县的推广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。据了解,该项目共带动周边20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。在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的双重收益下,农民的收入逐年增长,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。
此外,庆云县还注重科技创新,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,提高渔业养殖的产量和品质。在鱼塘内,养殖人员采用生态养殖方式,严格控制饲料投放,确保鱼儿健康成长。同时,庆云县还积极发展渔业产业链,将渔业养殖与休闲观光相结合,打造乡村旅游品牌,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
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庆云县的经验表明,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,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,创新土地综合利用模式,实现产业融合发展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
未来,庆云县将继续加大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的推广力度,扩大项目规模,提高产业效益,让更多农民受益。同时,庆云县还将积极探索其他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。
总之,庆云“光伏+鱼塘”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废弃盐碱地上,这片绿色扶贫综合体正焕发出勃勃生机,为农民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宽广道路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庆云县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为我国农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