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津“红色杂技”引争议:高空钢丝演绎飞夺泸定桥,烈士后人怒批亵渎

德州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5-18 19:18:17 评论:0

近日,一场名为“宁津红色杂技”的表演在 *** 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。该表演以高空钢丝为舞台,试图通过惊险 *** 的杂技动作来演绎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。然而,这一尝试却遭到了部分烈士后人的强烈批评,他们认为这种形式是对革命先烈的亵渎。

据悉,这场名为“红色杂技”的表演在宁津县举行,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。表演者利用高空钢丝,巧妙地模拟了红军战士在泸定桥上飞渡的场景。然而,这种将革命历史与杂技相结合的方式,却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讨论。

部分观众表示,这种形式新颖,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红色历史,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。然而,也有不少观众和烈士后人对此表示不满。他们认为,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,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。将这一严肃的历史事件与杂技相结合,是对革命先烈的亵渎和不敬。

一位烈士后人表示:“我的爷爷就是参加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战士之一,他英勇牺牲,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。现在看到这样的表演,我感到非常痛心。这不是在尊重历史,而是在亵渎英雄。”

对于这一争议,宁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表示,该表演是由一家文化公司举办的商业活动,旨在弘扬红色文化,传承革命精神。他们表示,对于烈士后人的意见和批评,他们将认真听取,并尊重他们的感受。

事实上,近年来,我国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然而,如何正确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,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一方面,我们要尊重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;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创新形式,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。

对于“红色杂技”这一现象,有专家认为,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。一方面,要尊重历史,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;另一方面,要创新形式,让红色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,激发年轻人的爱国热情。

总之,宁津“红色杂技”引发的争议,再次提醒我们在传承红色文化过程中,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,尊重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激励后人不断前行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德州新闻网是德州市综合性信息枢纽,每日更新民生政策、突发事件及国际热点,搭建‘德州看世界,世界看德州